题柳如是画像
袁枚〔清代〕
生绡一幅红妆影,玉貌士冠方篦领。
眼波如月照人间,欲夺鸾篦须绝顶。
怀刺黄门悔误投,遗士草草尚书收。
党人碑上无双士,夫婿班中第一流。
绛云楼阁起三层,红豆花枝枯复生。
班管自称诗弟子,佛香同事古先生。
勾栏院大朝廷小,红粉情多青史轻。
扁舟同过黄天荡,梁家有个青楼样。
金鼓亲提妾亦能,争奈江南不出将。
一朝九庙烟尘起,手握绳刀劝公死。
百年此际曷归乎?万论如今都定矣。
可惜尚书寿正长,丹青攘与柳枝娘。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素绢上绘着一幅红妆女子的影像,她容貌如玉,头戴珠冠,身着华美的方领衣裳。
眼波如明月照亮人间,若想赢得她的青睐,须有绝顶的才德与担当。
曾心怀名帖投效权贵,却悔悟误入歧途,如遗珠般被草草收纳于尚书身旁。
党人碑上难寻这般无双志士,她的夫婿在朝班中堪称第一流的贤良。
绛云楼阁高耸三层,红豆花枝枯败后又重新绽放。
她自称为诗坛弟子执管挥毫,与夫君一同在佛香中研经论章。
勾栏院的情意比朝廷更重,红粉佳人的深情轻于青史的标榜。
曾乘扁舟同过黄天荡,她如梁红玉般有青楼女子的侠骨柔肠。
她说自己也能亲提金
简析
此诗借明末名妓柳如是与钱谦益故事,以红妆女子才貌气节为核心,用 “黄天荡”“劝公死” 等典,对比勾栏侠情与朝廷软弱。既赞柳氏 “金鼓亲提” 的侠气与殉国之志,又讽钱谦益身为 “第一流” 士大夫却失节降清,于绮丽笔触中藏家国兴亡之叹,以女子贞烈反衬士大夫软骨,冷峻犀利。
袁枚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162篇诗文 514条名句
疏影·芭蕉
纳兰性德〔清代〕
湘帘卷处,甚离披翠影,绕檐遮住。小立吹裙,常伴春慵,掩映绣床金缕。芳心一束浑难展,清泪裹、隔年愁聚。更夜深、细听空阶雨滴,梦回无据。
正是秋来寂寞,偏声声点点,助人难绪。缬被初寒,宿酒全醒,搅碎乱蛩双杵。西风落尽庭梧叶,还剩得、绿阴如许。想玉人、和露折来,曾写断肠句。
寻芳草·萧寺记梦
纳兰性德〔清代〕
客夜怎生过。梦相伴、绮窗吟和。薄嗔佯笑道,若不是恁凄凉,肯来么。
来去苦匆匆,准拟待、晓钟敲破。乍偎人一闪灯花堕,却对著琉璃火。
金缕曲二首·其二
顾贞观〔清代〕
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只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僽。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君剖。(只看 一作:试看)
兄生辛未吾丁丑,共此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诗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不尽,观顿首。